公司发展理念:智慧成就价值

镜头作笔写乡愁——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境界谈

      这几年,当唱衰中国电视传播的思潮一波一波袭来的时候,有这样一支队伍默默坚守着电视创作的文化底线并收获颇丰,甚至在2017年中国荧屏文化传播方面展现出引领风骚的势头。这支创作团队先是在春节期间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现象级节目;“十九大”召开前后陆续在央视一黄推出《中国青少年科技总动员》、《绿水青山看中国》等热播文化类节目,并顺应社会思潮及时推出了大型文化类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这支创作队伍就是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节目创作团队。这支队伍经过数十年几代科教类电视人的持续努力与传承,终于修成正果。他们最擅长的创作风格便是根据社会思潮的起伏变化,捕捉看似冷门的文化题材,选择与之融合的电视传播手段与体裁风格,推出热播节目。这或许应当评价为“现象级”的团队建设经验。他们这种利用传统文化题材触及时代重大主题的做法是值得总结的电视创作经验。就拿《中国影像方志》来说,不论是题材驾驭、内容设置还是传播效果都有值得同行重视的地方。

  首先,《中国影像方志》以镜头作笔,真实记录了中国县级以下行政建制单位的区域文化风貌,给“乡愁”以广泛的文化内涵。作品紧扣不同区域地方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站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高度,将“乡愁”界定为人们基于地域文化的情感共振。用镜头记录和写作,是电视纪录片工作者追求的境界之一。在创作过程中,真实展现地域风情、人物、故事的整体画卷与点滴味道是纪录片创作的难点与重点。本节目注意通过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式撷取地域特征中最能够让人记忆、品味、追索、怀念的东西原汁原味地撮录在一起,直接叩击受众心灵中最为柔软的情感部分,使得“乡愁”作为重要的文化突触与受众形成强烈的文化共振与情绪纠缠。这是这个节目平实叙事方式与受众广泛影响力的重要结合点或纽带。是节目打动人心的独特魅力所在。镜头与声音在此节目中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成为地域文化与受众情感共振的记录者、连接者。地域文化特征是当地人的精神起点与归宿,它以地域化的个性而存在形成独特的文化味道;在世界范围内,这种个性的地域文化味道则升腾开来成为中华民族子子孙孙的共同记忆。这是文化软实力——世界影响力的基础;更是文化向心力——民族文化认同的实实在在的体现。

第二,《中国影像方志》采用“结绳记事”体电视叙事方式,以点带面勾勒出受众对于中国特定地域“乡愁”的整体印象。《中国影像方志》在电视叙事方面是有所创造的。镜头作笔,声音入画之外,小标题如“地名记”、“发现记”、“手工记”、“美食记”、“音律记”、“建筑记”、“丰收记”、“创新记”、“文化记”等小专题叙事以点带面,既有详实的细节展示,又体现一个地方的整体面貌,且直抒胸臆、节省笔墨。这样的叙事方式正迎合了中国远古时期先人们结绳记事的文化传统,使得每一集片子风格调性一致,所表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却迥然不同。这种标签化的叙事结构既可直接作用于所表现地域之受众人群的文化共鸣,又方便非本地域受众人群对于传播内容的鉴赏与识别,是具有创造意义的纪录片叙事方式。

第三,《中国影像方志》在文化连接方面采用时间轴与空间轴十字连接的方式交叉进行,使得中华地域文化的深厚背景性与中华文化整体性,中华文化的追古与抚今紧密结合。时间轴线与空间轴线是本节目暗含的叙事坐标。《广西大新篇》中的土司文化与侬王城遗址的考订,壮歌与“高腔诗蕾”的连接;《浙江仙居篇》中源自唐朝的“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技术;王银华继承父辈的彩石镶嵌工艺与采用30吨玉石制作的作品“丝绸之路”明确地体现出中华文化由古及今,中华文化整体性连接的创作思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中华文化是由古代地域阻隔形成的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多元而又一体化文化体系。当代的中国人即便是走向天涯海角,当在记忆的深处念起家乡的那首小调歌谣,想起家乡那碗臊子面,抑或看到太阳升起、夜晚的一轮朗月,我们都会想家。这或许就是节目告诉我们朴素而深刻的道理:乡愁。(作者:媒介专家  靳智伟)